首页> 草木花卉

当归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文章来源:花田百科最后更新:2024-06-03 10:55:23
食用价值 当归补血汤 原料 红蟹2只(约750克),当归10克,黄芪50克,枸杞子50克,杜仲50克,黑枣100克,米酒250克,清水适量。 做法 1.红蟹洗净、起壳、去鳃,切块备用。 2.将切好的红蟹放入锅内,加入当归、黄芪、枸杞子、杜仲、黑枣及适量清水,再加入米酒,用文火焖煮约1小时即可。功效:黄芪、当归补气生血;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黑枣与红枣成分、功效类同,但黑枣补血的效果更佳。几者合用共奏益气养血之功效。 应用 适用于气血不足之少气懒言、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等症。 土鸡汤 原料 土鸡、当归、花生仁、红枣、黑木耳、姜片。 做法 1、土鸡切块,清水洗净备用。 2、锅内加水烧开,倒入鸡块焯掉血水捞起。 3、将焯好水的鸡块放入高压锅,加水(水没鸡肉约1公分的量),加入姜片,当归,花生仁,黑木耳一起炖。 4、高压锅气阀响约40分钟即可关火,食用时加入盐、胡椒、鸡精调味即可。 乳鸽汤 原料 鸽子一只。 调料 姜片、大葱段、料酒、红枣、枸杞少许、小人参少许、当归头、制首乌、桑葚、茯苓、莲米、灵芝。 做法 1、鸽子洗净,放入滚水里面,加点料酒,去血,捞出,洗净。 2、放入姜片,葱段,枸杞,红枣小火炖2小时。 3、用筷子刺几下,比较容易熟烂。不需要鸽子是完整形状的提前切开更好! 4、小火炖20分钟,最后再放入枸杞,先放营养容易丢失。最后放调料:盐,鸡精调味即可。 归芪防风瘦肉汤 材料 猪瘦肉150克,黄芪、生姜各20克,当归、防风各10克,大枣4颗,盐适量。 做法 1、当归、防风、黄芪洗净;大枣洗净,去核;生姜洗净,拍烂。 2、猪瘦肉洗净,切块。 3、以上材料放进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一小时三十分,下盐调味即成。 牛筋汤 材料 牛筋100克,当归50克,姜、葱、盐各适量。 做法 1、当归、姜、葱洗净,姜切片,葱切段。 2、牛筋洗净。 3、当归、牛筋、姜片、葱段放进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一小时,下盐调味即成。 桂圆菊花羊蹄汤 材料 羊蹄750克、枸杞子15克、桂圆肉10克,当归5克,陈皮3克,白菊花5克。 调料 料酒、姜片、盐各适量。 做法 1、羊蹄处理干净,切块,焯后捞出;枸杞子、桂圆肉、当归、陈皮、白菊花分别洗净。 2、碗中放入羊蹄、枸杞子、桂圆肉、当归、陈皮、料酒、姜片,加适量水,盖上盖,放入沸水锅中,隔水炖2小时,至羊蹄熟烂。 3、打开盖,去掉姜片、陈皮,放入白菊花、盐,煲5分钟即可。 如果羊蹄用热油炸过后再煲汤,可以使用油脂减少,口感更加爽滑。 当归粥 1、将当归洗净后放入沙锅内,用温水约600毫升浸泡10分钟,在火上煎熬两次,每次煮沸后再慢煎20至30分钟,共收汁150毫升。 2、红枣浸泡洗净。 3、粳米淘洗干净。 4、将粳米、红枣、白糖同入锅中,加入药汁,加水适量煮粥。 贝母苦参丸 处方 当归15克,川贝母粉3克(分冲),苦参15克,炙百部15克,前胡12克,白前10克,杏仁10克,桃仁10克,薏苡仁30克,桑白皮10克。 用法与用量 服上方5剂后,咳嗽、气急已减大半,黄稠痰、黄腻苔已除,上方加减共服10剂,诸症消失,病告而愈。 疗效 证属痰热蕴肺,气道瘀阻,宣降失司。治宜清热宣肺,化痰逐瘀。 生姜当归羊肉粥 原料 生姜20克,当归15克,羊肉100克,粳米250克。 调料 绍酒2小匙,精盐1/2小匙,味精1/3小匙,鸡油1大匙,葱10克,胡椒粉3/5小匙。 做法 将粳米、姜、葱、绍酒、羊肉、当归同放锅内,加清水800克,置旺火上烧沸,再用小火炖煮35分钟,加入盐、味精、胡椒粉、鸡油,搅匀即成。 药用价值 基原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的根。 该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的干燥根。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全当归根略呈圆柱形,根上端称“归头”, 主根称“归身”或“寸身”。支根称“归尾”或“归腿”,全体称“全归”。全当归既能补血,又可活血,统称和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破血。 乾归(见《神农本草经》)山薪(见《尔雅》)白薪(见《尔雅》),文无(见《本草纲目》) 性味 甘、辛、温 ①《本经》:味甘,温。 ②《吴普本草》:神农、黄帝、桐君、扁鹊:甘,无毒。岐伯、雷公:辛、无毒。李氏:小温。 ③《别录》:辛,大温,无毒。 ④《本草述》:味苦,温,无毒。 归经 归肝、心、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少阴、足太阴、厥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肺三经。 采集加工 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待水分稍蒸发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炮制 当归:拣去杂质,洗净,闷润,稍晾至内外湿度适宜时,切片晒干。 酒当归:取当归片,用黄酒喷淋均匀,稍闷,置锅内用微火炒,取出,放凉(每当归片100斤,用黄酒10斤)。 《雷公炮炙论》:凡使当归,先去尘并头尖硬处一分已来,酒浸一宿。[3] 功能主治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或浸酒;或敷膏。 注意 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本草经集注》:畏葛蒲、海藻、牡蒙。 《药对》:恶湿面,畏生姜。 《本草经疏》:肠胃薄弱,泄泻溏薄及一切脾胃病恶食、不思食及食不消,并禁用之,即在产后胎前亦不得入。 毒性 历代各种医书均记载当归无毒。实验亦证明其毒性很低。例如,对小鼠的最大致死量根流浸膏为30-90g/kg(po)、当归干叶流浸膏为100g/kg(po);当归的LD50为100g/kg(iv),急性中毒小鼠匍伏不动,呼吸抑制,最后抽搐死亡,当归注射液的LD50为80g/kg(iv);阿魏酸钠的LD50为1.71g/kg(iv),少数病人服用当归酊剂及镇静剂过多,可有疲乏,欲睡感觉;个别病人有皮肤骚痒,胃部不适,但均很轻微,一般不需停药,若有腹痛加剧者,则需停用;静脉滴注偶有轻度输液反应,可进行脱敏处理。键鞘内注射后数h,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剧烈,影响功能活动,无需特殊处理,1-3天内即可消退,并显出治疗效果。另据报道po对肠有刺激,大量可使肾变性,主要由于挥发油引起。田中等研究当归甲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长期po对机体的影响,按剂量6g/kgl次给小鼠、大鼠po,结果显示当归提取物无毒性。Ip则有毒性,但无死亡者。实验观察结果表明,一般症状、自主运动量、进食量、体重、尿检查、血液学检查均阴性,但生化检查结果发现血清游离胆固醇值和肾细胞色素P-450量增加。茎叶制剂与根制剂对小鼠ig之毒性,以茎叶制剂较小,毒性与挥发油含量有关。 附方 1.血虚发热(困渴大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如作为热症而服白虎汤必致死亡)。用当归身二钱(酒洗)、棉黄芪一两(蜜炙),水煎,作一次空心温服。一天吃两剂。此方名“当归补血汤”。 2.失血过多(伤胎、产后、崩中、金疮、拔牙等出血过多,心烦眩晕,不省人事)。用当归二两、川芎一两,每用五钱,加水七分、酒三分、煎至七成。一天服两次。 3.鼻血不止。用当归,焙干,研细。每服一钱,米汤调下。 4.小便出血。用当归四两,锉碎,加酒三升,煮成一升,一次眼下。 5.头痛欲裂。用当归二两,加酒一升,煮成六合饮下,一天服两次。 6.手臂疼痛。用当归三两,切细,酒浸三天后饮之。饮尽,再配药照饮,病好为止。 7.久痢不止。用当利二两、吴茱萸一两,同炒香。去掉茱萸,单以当归研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眼三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胜金丸”。 8.大便不通。用当归、白芷,等分为末。每眼二钱,米汤送下。 9.妇女百病。用当归四两、地黄二两,共研细,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饭前服,米汤送下。 10.月经逆行,从口鼻出。先以京墨磨汁服下,次用当归尾、红花各三钱,加水一杯半,煎至八成,温 11.少女闭经。用当归尾、没药各一钱,共研为末。红花泡酒送下,一天服一次。 12.妇女脐下气胀,月经不调,常作呕,睡不好。用当归四钱、干漆(烧存性)二钱,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温洒送下。 13.小产后流血不止。用当归一两、葱白一把。每服五钱,加酒一碗半,煎至八成温服。 14.妊娠胎动(腹痛,下血,口噤欲死)用当归二两、川芎一两,碎为粗未。每眼三钱,以水一碗煎至将干,加酒一碗再煎沸后温服。过半小时,又服一次,不过三五服,即可见效。此方名“神妙佛手散”。子尚活,可保胎;子已死,即产下。 15.产后血胀(腹痛牵引到胁痛)用当归二钱、炮干姜五分,研细,每服三钱,加水一碗,煎至八成,放少许盐醋,热服。 16.产后腹痛如绞。用归当末五钱,白蜜一合,水一碗,共煎,分二次服。无效时,再服一剂。 17.产后自汗、大热、气短、腰脚剧痛。用当归三钱,黄芪、白芍药(酒炒)各二钱,生姜五片,加水一碗半。煎至七成.温服。 18.产后中风(口吐涎沫.手脚抽筋,不省人事)用当归、荆芥穗,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加水一碗半,酒和童便各少许,共煎至七成灌服。如能吞下,即可救。 19.小儿胎寒,好哭。用当归末一小撮(如小豆大)以乳汁灌下,一昼夜灌三四次。 20.小儿脐湿(或红肿,或出水,不早治,成脐风)用归末敷搽,加一点麝爵更好。又方:当归末、胡粉等分,和匀搽患处。 21.汤火伤溃烂成疮。用麻油四两,煎当归一两至焦黄。去渣留油,加入黄蜡一两,搅成膏。等冷定后,取膏摊贴患处。 八大好处 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治疗。当归是中医中的最常用药多用于煲汤,特别对贫血患者是最好的。还能显著促进机体造血功能,升高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 补血养血 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为补血第一药,适用于心肝血虚证所致的面色苍白或萎黄、倦怠乏力、唇甲浅淡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症。当归与熟地、白芍、川芎配伍,组成补血代表方——“四物汤”,有调经补血之功,尤其适于产后血虚的调治。 润肠通便 中医认为精血同源,血虚者津液也不足,肠液亏乏易致大便秘结。当归可润肠通便,常与麻仁、苦杏仁、大黄合用治疗血虚便秘;与防风、川芎、芍药、大黄、薄荷叶、麻黄等组成防风通圣散,可泻热通便。 调经活血 当归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既可通经调经,又能活络止痛,尤其适合女性使用,特别适合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等病证,被古人称为“妇科圣药”。与桃仁、红花、熟地黄、白芍、川芎配伍,组成妇科名方——桃红四物汤,常用于经期提前、痛经。 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当归挥发油对离体子宫均有抑制作用,使节律性收缩呈弛缓状态,并对抗子宫收缩。 抗癌作用 当归可广泛用于各种肿瘤,尤其是妇科肿瘤,以气血停滞、瘀血凝聚者最宜。对血虚羸瘦的中晚期癌症或手术、放疗、化疗后正气虚弱之患者,亦可选用当归,以扶正抗癌。 抗老防老 当归煎剂对小鼠学习记忆具有明显的影响,用ㄚ迷宫法测定,当归能改善三氯化铝所致的痴呆,降低痴呆小鼠脑的过氧化酯质水准,和B型单胺氧化的活性,能治疗老年痴呆症。 防治冻疮 中医认为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阳气不伸,寒凝血淤而致。因此治疗上常采用温经散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当归生姜羊肉汤出自《伤寒杂病论》。方中当归养血活血,生姜温阳散寒,羊肉补虚生血,全方共济养血活血、温阳散寒之效。 免疫作用 当归及其萃取物阿魏酸钠和当归多醣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对免疫功能低下的机体也有免疫调解和恢复作用。当归对健康人的淋巴细胞转化也有促进作用。 当归好处多,但当归的禁忌也较多,服用要留意。可以吃当归的人群很多,但是一定要适量服用,要不,很容易产生副作用。过量口服当归煎剂、散剂偶有疲倦、嗜睡等反应,停药后可消失。当归挥发油穴位注射可使病人出现发热、头痛、口干、恶心等反应,可自行缓解。大剂量给药,会导致血压下降,剂量再加大则血压骤降,呼吸停止。当归乙醚提出物毒性较强,少量即可造成死亡。临床使用当归不可过量,服药后也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因而,最好按医嘱服用。 药理作用 抗血栓形成作用 当归水剂静脉注射或口服对大鼠动脉和静脉旁路血栓的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改善血液循环作用 当归中的丁基苯酞可增加中脑动脉闭塞(MCAO)术后的软脑膜微动脉管径和血流速度,从而改善软脑膜微循环。脑缺血过程存在神经元凋亡,丁基苯酞还能使低糖低氧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过程减弱或停止,阻止脑梗死面积扩大。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当归煎剂或流浸膏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抑制作用,剂量大时可使心跳停止于舒张期。当归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当归注射液0.6g/kg用于大鼠腹腔注射,能使早搏发生率和心律失常总发生率明显减少。 改善冠脉循环的作用 静脉注射当归煎剂(2g/kg)可显著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心排出量和心搏指数,减轻阻断冠脉时的心肌梗死范围。 对平滑的肌的作用 当归有扩张血管作用及对去甲肾上腺素(NA)所致血管痉挛有温和解痉作用。当归挥发油是当归对血管平滑肌起解痉作用的主要活性部分,其中藁本内酯活性最强。当归挥发油对肠平滑肌痉挛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抗炎和镇痛作用 当归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急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水肿及慢性损伤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能抑制炎症后期肉芽组织增生,但不影响肾上腺及胸腺的重量,提示其抗炎作用不依赖于垂体—肾上腺系统。当归水提取物对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表现出镇痛作用,其镇痛作用强度为乙酰水杨酸钠的1.7倍。 降血糖作用 实验表明,当归粉(1.5g/kg)口服,对大鼠及家兔实验性高血糖有降血糖作用,其降血糖作用羝不是通过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来实现的。 对肺部的保护作用 当归可扩张大鼠肺动脉,降低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当归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肺动脉高压也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保肝利胆作用 当归可使胆汁中固体物质重量及胆酸排出量增加,当归能保护细胞ATP酶、葡萄糖-6-磷酸酶、5-核苷酸酶的活性,提示其对保护肝细胞和恢复肝脏某些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当归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改善家兔肾缺血后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轻肾损害,促进肾小管病变的恢复。 补血作用 当归多糖可通过直接和(或)间接途径激活造血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也可刺激肌组织,促进其产生造血调控因子,进而促进功能造血干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成单位(CFU-GM)的增殖分化,刺激骨髓粒单系造血。[7] 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 1、对离体子宫的作用富华等于1954年报道了甘肃岷县当时含有兴奋和抑制子宫平滑肌的两种成分,具有双向性作用。抑制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兴奋成分为水溶性或醇溶性而乙醚不溶性的非挥发性物质。当归挥发油对兔、豚鼠、小鼠、大鼠、狗等动物未孕、早孕、晚孕、产后的离体子宫均有直接抑制作用,使节律性收缩逐渐变小至消失,呈弛缓状态。并对抗垂体后叶素、组胺、肾上腺素及乙酰胆碱等引起的子宫收缩当归流浸膏主要为兴奋,大剂量有时呈抑制作用。 2、对在体子宫的作用 吕富华和皮西萍等的报道表明,当归煎剂、酊剂、石油醚浸液、水浸液等各种制剂对麻醉狗、猫、兔等动物的未孕、早孕、晚孕和产后各种在体子宫主要呈兴奋作用。而慢速iv煎剂,则少数呈抑制作用,当去除挥发油后再慢速iv仍呈明显兴奋作用。由此说明当归挥发油具有抑制在体子宫肌的作用。日本学者原田等报道,以当归(1g/kg)给予麻醉的家兔(十二指肠灌药),引起子宫先收缩亢进,然后抑制。除去当归脂溶性部分后,含活性成分的水溶性部分(4mg/kg)iv麻醉大鼠,引起子宫收缩,血压下降。阿托品可拮抗该反应,因而它可能具胆碱能活性。尾崎等观察当归成分阿魏酸对大鼠子宫自发性运动的 效果,用量300-1000mg/kg或30-100mg/kgiv均能抑制子宫运动。研究还表明,当归在宫腔内压高时加强子宫肌收缩,而在宫腔内压不高时则无此作用,故孕妇禁用该品。OzakiYukihiro等的研究证明po或iv阿魏酸和四甲基吡嗪混合液,对大鼠在位子宫收缩抑制具有增强作用。 3、对子宫痿管的作用 吕富华等报道po当归煎剂对清醒未孕成年家兔的子宫痿管,当子宫内未加压时呈抑制作用;如子宫内加压时,则由不规则、较弱、间隔短的收缩转变成规则有力、间隔延长的收缩。但静注当归酊剂仅有不明显的兴奋作用。当归对子宫平滑肌的双相反应,说明当归的作用与子宫的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它具有调节子宫平滑肌收缩,解除痉挛而达到调经止痛功效。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对心脏的作用 蓝大鹤等报道,离体蟾蜍心脏灌流实验表明,当归煎剂或根及叶中所含挥发油可使心肌收缩频率明显受到抑制。张淑芳等以腹壁iv给药,表明在体蟾蜍心脏多数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收缩力明显减弱,以后逐渐恢复,频率减慢,但心室收缩力反而增强。魏连玑报道,当归流浸膏可以使兔离体心房不应期延长,对乙酰胆碱或电流引起的麻醉猫及犬心房纤颤有治疗作用,上述奎尼丁样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醚提取物中。另据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报道,当归流浸膏及醚提取物能降低心肌兴奋性,使不应期显著延长。1981年彭仁琇等用同位素示踪法显示,甘肃当归流浸膏(30g/kg)能增加小鼠心肌摄取86Rb的能力,对垂体后叶素所致心肌缺血有一定缓解作用。周远鹏等的研究表明,当归注射液iv可使部分麻醉狗因反复短暂阻断冠脉血流造成实验性心肌缺血程度减轻、心率减慢;但对清醒狗则使心肌缺血程度加重,心率加快。 抗心律失常作用 当归水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对肾上腺素、强心甙和氯化钡等诱发的多种动物心律失常都具有明显的对抗作用离体豚鼠心室肌实验表明,当归醇提取物及阿魏酸钠注射液能对抗羊角拗甙及哇巴因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使之转为正常节律;当归还可减慢洋金花引起的大鼠心律加快作用。Iv醇提取液时,对乌头碱诱发的麻醉大鼠心律失常亦有明显的预防作用(P

济南有看癫痫病的吗

济南检查治疗癫痫病哪好

济南治疗癫痫的比较好医院

山东比较好的癫痫病医院是那里

癫痫山东儿童医院看的好吗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向日葵成熟季节

下一篇:怎样识别珍稀野生兰花

热门植物更多+

种植/观点更多+

    种植文章
  • 科普
  • 常识
  • 推荐
  • 猕猴桃的作用与疗效,猕猴桃作...
  • 锦灯笼,锦灯笼的毒副作用...
  • 仙人掌的功效与作用,仙人掌的...
  • 茯苓的作用与功效,桂枝的作用...
  • 南瓜子的作用与功效,三种人不...
  • 干猴头菇怎么吃,干猴头菇泡发...
  • 冬枣的功能与作用,冬枣的功效...
  • 石菖蒲的功效与作用,石菖蒲致...
  • 沙芦草,苦芦丁草图片...
  • 简单手工康乃馨花制作,康乃馨...
  • 红瑞木的特点,红瑞木风水寓意...
  • 红瑞木开花吗,红端木开花吗...
  • 卖花的地方,大多数在哪卖花最...
  • 白蒿,白蒿的功效和作用...
  • 菠萝是凉性的还是热性,菠萝果...
  • 龙脑樟树与普通樟树区别,龙脑...
  • 更多+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网站统计

    Copyright © 2013-2020 All right reserved. 植物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