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下雨要把植物搬出去(下雨天植物可以拿出去淋雨吗)
树木也分喜阴、喜阳。对于喜阴植物和树木来讲,过度的降水反而会影响树木正常生存环境,破坏水分与土壤供给平衡。当水分超过饱和状态,威胁树木根部或树梢长势。但于喜阳植物和树木来讲,则需要充足的水分进行浇灌,以防水分蒸发影响植物和树木生长。
下完雨的时候把花卉搬出去好吗
好啊,没什么不好的。其实,如果植物还没有开花时,下雨时放在外边挺好,接受自然的沐浴
我把花卉放在外面淋雨,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究竟好不好?为什么呀?天气干燥,雨水少的时候,在家养殖花卉植物需要多喷水保湿,才能达到花卉的生长需求,减少空气干燥引起的过度蒸发。而在每次下雨的时候,是花友最高兴的时候,早早地把花盆搬到室外去淋雨,让花卉植物接受自然雨露的滋润,花卉经常的淋淋雨,对生长有很大的好处,对以后的养护也有不小的帮助。总之,好处不少,但并不是所有的花卉都适合淋雨,一定要区分开来,别出错。
一、花卉淋雨的好处
1、调节酸碱度
对于绝大部分花卉来说,淋雨或者是用雨水浇灌,对自身有很多的好处。最大的用处就是可以清洗盆土里的盐碱成分。大部分的花卉植物都是喜欢微酸性或者是中性土壤,但长时间的栽培养护之后,盆土里养分消耗殆尽,杂质增多,盐碱含量也是大增,对花卉的生长没有好处,唯一根治的方法就是翻盆换土,但如果季节不合适,就没办法换土,那么,淋雨或者是用雨水浇灌,就是很不错的方法了,雨水呈弱酸性,盐碱性盆土经过雨水的冲刷,能带走大量的盐分,起到调节酸碱度的作用,促进盆土疏松,有利于花卉生长。
2、促进根系生长
雨水虽然说没有多少的营养元素,但经过检测,还是有一些氮元素和其他的微量元素的,虽然含量不高,但经常的淋雨或者是浇灌雨水,花卉通过叶片和根系吸收雨水中的氮元素和其他一些微量元素,还是对生长发育有所帮助的,更何况,雨水里含有部分的臭氧分子,在花卉经常的被淋雨或者是浇灌雨水后这些臭氧分子对花卉根系的帮助是很大的,能全方面,无死角的灭杀土壤里的各种病菌,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二、花卉淋雨后的养护
1、未淋透需要补水
下雨时,雨水有大有小,如果淋雨时,盆土没有完全淋透,需要及时地进行浇灌,把水浇透,不能淋不透就不去管它,这就相当于是浇了半截水。浇灌时,最好也是用雨水,毕竟喜欢养花的,只要有条件,下雨是不会放过接雨水的。
2、花卉淋雨后处理
花卉在淋雨,吃饱水后,不要及时移到室内,继续放在室外养护,室外的通风条件好,能让吸饱水分的土壤快速的蒸发和排出多余的水分。等到多余水分排出后,再移到室内继续养殖。
3、花卉淋雨后施肥
曾经我也很喜欢这么做,要么在拿出去淋雨的时候,撒几粒肥,要么在盆土吃饱水后,在花盆里洒几粒肥,这个做法是错误的,并不利于花卉吸收肥料的养分。正确的做法是,淋雨后的花卉,在等到盆土偏干的时候,再进行施肥,这个时间段的效果是最佳的,等到第二天浇一次回水,这样可以稀释土壤里的肥料,促进养分快速吸收。
三、有些不能淋雨的花卉
1、叶片有绒毛的花
有些花卉,叶片上带有绒毛,像天竺葵,熊童子,大岩桐等,这些花卉在淋雨后,雨水会残存在绒毛上,如果养护不当,雨水清除不掉,等到被太阳晒之后,就会黄叶,烂叶的。
2、叶心会存水的花
有些花从根基部位就是包裹着往上生长,中间是一个空心的叶心,淋雨后,叶心里会存储了大量的雨水,很难靠自然排出或蒸发掉,时间一长,叶心就会腐烂发黑,救都没办法去救,典型的代表,君子兰,烂根,就算根烂光了,都能救,但叶心要是烂了,真的难救治了。
3、还处在休眠期的花
休眠期的花卉生长处在停滞状态,对水肥的需求几乎为零,这时候要去让它去淋雨,淋湿透,还不及时进行处理,水分淤积在盆土里,根系吸收不了,只会增加闷根,烂根的风险。
4、耐旱的花卉
耐旱的花卉有个典型的特征就是,浇水时,宁干勿湿。它们的储水能力极强,但吸收水分的能力却有限,这些耐旱的植物,像仙人球,多肉,沙漠玫瑰,发财树等,都是要盆土处在干旱的状态,才能生长的好。这时候去淋雨,没有一点好处,只会增加它们烂根的风险。
总结:
雨水是浇灌花卉植物极好的水源,很多喜欢养花的花友都喜欢积蓄雨水用来浇花,而直接让养在室内的花卉移到外面去淋雨,是注意。至少上面的4类花卉不能轻易淋雨,如果不小心淋雨了,需要及时地进行处理,防止出现过多水分淤积。好了,谢谢大家。
移栽花卉时为什么要选择在傍晚或阴雨天进行移栽和去掉花卉的部分叶片这是为了保证植物的成活率,一般不带土移植才这样操作。带土移植的一般没有伤到植物根部,所以不必要等这样的气候条件。阴雨天或傍晚由于温度相对较低工,植物这时候移栽损失的水份较少。剪去部分叶片是为了植物在呼吸过程中尽量减少水份消耗,以保证有足够水份供给自身生存所需。
人们为什么在阴雨天移栽小树苗?挪树苗的时候因为树的根部收到破坏,根须难以从土壤的深层吸收水分影响水分的吸收,如果是晴天又会增加水分的消耗,树苗容易死掉,阴雨天移动树苗好处是空气湿度大,减少了水分的消耗,土壤中水分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