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薄膜植物怎么施肥(盖地膜种红薯怎么施肥)
旱地铺黑地膜后,如给作物施肥:
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知的有20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氮、磷、钾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称为“大量元素”。它们在土壤中含量较少,需要以肥料的形式补充,所以特别称它们为“肥料三要素”。钙、镁、硫一般称为“中量元素”。铜、锌、铁、锰、硼、钼等元素,作物需要量少,称为“微量元素”。一般土壤中含有的中、微量元素都能够满足作物的需要,但对于某些对中、微量元素特别敏感的作物和某些微量元素缺乏较严重的土壤,则必须施用相应的中、微量元素肥料。
地膜玉米如何追肥
【基肥】
地膜玉米茎叶茂盛,对肥料需求量大,必须增加施肥量。科学实践证明,每生产100公斤玉米需纯氮2.5—3.0公斤、五氧化二磷0.8—1.2公斤、氧化钾2.1—2.5公斤。氮、磷、钾比例为2:1:2。要重视施底肥,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高产田一般每亩施有机肥4—5立方米,磷钾肥全部底施,缺锌田应施3—5公斤硫酸锌;氮肥总量的60%—70%应做底肥。
【追肥】
仅靠底肥难以满足玉米生长后期对肥料的需求,追肥的数量一般为玉米总需肥量的30%—40%,以氮肥为主。在拔节期,用打孔的办法亩追施尿素16—20斤;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10—15斤或碳铵30—40斤。
蔬菜地膜覆盖栽培如何施用基肥和追肥1一次性施足优质有机肥
在整地做畦或栽种时,应坚持一次性施足优质底肥4 000 kg以上,其中迟效性肥料占一定比例。若每667 m2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作底肥时,增产、保苗效果更好。施用时可以用总基肥量的2/3,在翻耙地前,均匀撒到地里翻入土中,实行全层施肥,待起垄后再隔垄施入余下的1/3基肥,做畦时将两垄合成一高畦,即可把撒入垄沟的基肥埋在畦块中部。也可以把这部分基肥集中施于高畦内,方法是依作物行距及位置开2条深沟(深约10~12 cm,宽15~20 cm),均匀施入基肥后再平整畦面。此部分基肥最好施入优质的精肥和化肥,如鸡粪、豆饼等预先沤制好的堆肥。有条件的可与部分化肥和适量黄泥制成有机无机混合的复合球肥,采取深穴方式,深施于两株之间,则肥劲长、肥料利用率高。
2及时追肥
地膜覆盖后作物生育期中进行追肥,不仅覆盖期长的作物需要追肥,对覆盖期短的作物也应适当追肥。追肥时期原则上是掌握在覆盖后土壤中养分含量开始下降,植株刚刚开始表现出脱肥症状时进行追肥为宜。茄果类蔬菜可在覆盖后的60~70 d,即盛花期开始追肥;叶菜类在覆盖后40 d左右开始追肥。
大蒜盖了地膜怎样追肥?给各位分享大蒜追施肥料技术之前,先让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地膜覆盖的作用。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作用。以下是对大蒜施肥的技术介绍。
大蒜对氮、磷、钾肥在整个生长期内都有较高的要求,但不同的生育时期其需求量不同。氮,是大蒜生长需要的重要营养元素,中等产量水平的蒜田,每亩需吸收纯氮19.5千克,除了在蒜薹伸长期吸收量略大外,在全生育期基本上是均衡吸收的。磷,需要量比氮素要少,但对促进根系发育、对蒜薹、蒜瓣的分化、生长都不可缺少,每亩吸收量为5.1千克,其62%的吸收量在蒜薹伸长期,而在苗期和蒜头膨大期吸收量分别为17%和21%。钾,在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中,钾的吸收量,每亩吸收量为23千克。苗期需钾少,占全量的21.2%,蒜薹伸长期为53.2%、蒜头膨大期为25.6%。
其施肥方法是分别于3月下旬至4月初,追施遍肥,每亩用量28千克,于4月底提蒜薹前追施第二遍肥,每亩用量22千克。具体施用方法是将一定重量的肥料溶于水后随浇水冲入。注意覆膜蒜地肥料不要撒施,以免出现肥料在膜上边不溶于水,造成浪费,未覆膜蒜地,将肥料均匀撒于地表,随后浇水。
地膜春玉米如何施肥糯玉米早春地膜栽培比不盖膜一般增产150公斤左右,还可提早上市10天左右,卖出好价钱。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灌排方便、肥力条件较好的地块。要求底墒充足,墒情不足的地块要灌好春水。为提高糯玉米鲜穗的产量和品质,底肥要以农家肥为主,亩施优质农家肥1000-1500公斤、复合肥30-40kg或玉米专用肥30kg作基肥,结合播前整地一次施入,若采取集中沟施肥效更好。
适期播种:当土壤耕层5-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0℃时即可播种。安徽从南到北时间在3月20日至4月10日。每垄种2行,行距40厘米,株距25-30厘米,每穴点籽2-3粒,一般亩保苗3500-4000株。注意膜边压土不宜过多,以最大限度地保持膜面宽度,扩大采光面,提高地膜利用率。
及时破膜放苗:播种后10天左右,玉米苗基本出齐时,应抢时(早晨、下午)开口放苗,以防烫苗。
及时排水灌水、合理追肥。可根据玉米生长状况、土壤墒情,及时排灌。遇旱一定要及时浇水,任何时期缺水都能对它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要切忌大水漫灌,否则土壤湿度过大,不仅易引起病害发生,而且还会使根系呼吸受阻,影响营养吸收。每次亩灌水量40-50立方米。遇涝要及时排水。一定要保持玉米全生育期田间墒情适宜,不旱不涝。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结合灌水进行追肥,在距玉米植株10厘米的地方开沟或挖穴,每亩施尿素16-18公斤。用硫酸锌100-150克兑水50公斤叶面喷施1-2次,以满足玉米对锌的需要,可防治白花叶病。另外,喷施磷酸二氢钾2次,每次用量100-150克兑水50公斤,提高秸秆抗倒伏能力。
喷施玉米健壮素,实行科学化控。玉米健壮素喷施后能使玉米植株矮壮、光合效率增强、延缓衰老、抗倒、早熟、增产。喷施时必须掌握好两点:一是把握好喷施时期。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末期即抽雄前5-7天,田间群体个别早发株的雄穗已露出时进行;二是严格掌握喷施浓度。一般每亩喷施25-30公斤毫升兑水30公斤,随配随用,均匀喷施与植株上部叶片,不重喷、不漏喷,防止使用浓度过高,产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