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子怎么散布(植物种子怎么播种)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自体传播、风传播、水传播、弹射传播、昆虫传播等。
1、自体传播:所谓的自体传播,就是靠植物体本身传播,并不依赖其他的传播媒介。果实或种子本身具有重量,成熟后,果实或种子会因重力作用直接掉落地面,例如毛柿及大叶山榄;而有些蒴果及角果,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弹射的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例如乌心石。
自体传播种子的散布距离有限,但部份自体传播的种子,在掉落地面后,会有二次传播的现象发生,鸟类、蚂蚁、哺乳动物都是可能的二次传播者。
2、风传播:有些种子会长出形状如翅膀或羽毛状的附属物,乘风飞行。具有羽毛状附属物的种子大多为草本植物,例如菊科的黄鹌菜,木本植物则有柳树及木棉等。另外有些细小的种子,它的表面积与重量的相对比例较大,种子因此能够随风飘散,像兰科的种子。
菊科植物蒲公英的瘦果,成熟时冠毛展开,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散播远方。
3、水传播:靠水传播的种子其表面蜡质不沾水(如睡莲)、果皮含有气室、比重较水低,可以浮在水面上,经由溪流或是洋流传播。此类种子的种皮常具有丰厚的纤维质,可防止种子因浸泡、吸水而腐烂或下沉,海滨植物,如棋盘脚、莲叶桐及榄仁,就具有典型靠水传播的种子。
4、弹射传播:弹射传播的意思是把种子象炮弹一样弹出去,常见的有油菜、芥菜、豌豆、大豆、绿豆、酢浆草、凤仙花等,这些植物的种子成熟后干燥而坚硬的果皮在似火骄阳的烘烤下常常“啪”的一声爆裂,种子就会像飞出枪膛的子弹被弹射到远处。
5、昆虫传播:以花粉让昆虫吸食来传播。
扩展资料:
通过开展相关实验,发现荨麻科植物很多种子经过海水浸泡10个月后仍然能保持活力。洋流模型模拟的结果也证实,很多植物的种子借助洋流可以在10个月内完成长距离扩散。”
在荨麻科植物的演化史中,种子很可能先通过内陆江河这条“高速公路”被搬运到海洋,后经过洋流运输到达大洋彼岸,最后借助海啸等极端天气事件登陆海岸,最终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并实现世代交替,完成跨洋长距离扩散。
该研究有力支持了达尔文的种子“跨洋长距离扩散”假说,并为其他广布世界的生物类群的地理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了范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家号-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哪些
中国新闻网-科学研究揭开植物种子如何完成跨越海洋的扩散
黔农网-植物传播种子有哪些方法?
植物是怎样散播种子的?植物的种子为了能找一地方“安家”,并繁殖下去,真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大多植物的种子靠风力散播而四处飘荡。这些种子又小又轻,像山杨的种子1万粒还不够1克重,而且它们通常还带有羽毛或薄翅,风一吹就能高高飞起,落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轻飘飘的柳絮和白绒绒的蒲公英都是常见的这类种子。
有的种子能随着江海的水漂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这些种子都有不怕水泡的外壳,所以尽管在水里漂很长时间也不会腐烂。
像苍耳、鬼针草等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上带钩或长刺,等到动物或人一碰上,它们就牢牢地挂在皮毛或衣服上,被带到远处去。这种传播的方式叫动物传播。
有些植物的种子成熟后能靠自己的力量弹射出去,像凤仙花、大豆、豌豆的种子都是在果实干裂后掉出去。这种传播方式叫自力传播。不过,这样传播的距离都不会太远。
有一些种子被动物吃下去,通过动物的粪便被排泄出来,得以再生。
有的种子自己会“爬行”,冈露草的种子长着长芒,阴天伸展,晴天收缩,这样就能向前挪动了。
植物靠什么传播种子的方法
植物种子传播的方法可以分为人为传播和自然传播两种。
一,人为传播:就是引种,即人为的把植物种子根据人们需要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这种传播距离可近可远。
二,自然传播:就是植物种子成熟后借助自然的力量传播,主要包括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动物传播、种子弹射和滚动传播等。
常见的风力传播植物如蒲公英、杨柳树、槭树等,它们的种子有毛或翅,可以借助吹风和气流漂移传播。
常见的水力传播植物如荷花、椰子果实成熟后掉在水里,可随水流传播。
动物传播的植物如松树、苍耳等可以借助松鼠捕食搬运或家畜毛皮粘附传播。还有如桑寄生等植物可以借助鸟类辅食的粪便传播。
像十字花科植物和豆科植物的种子成熟后种皮干燥开裂,可以弹射出种子起到传播作用;如生长在山坡上的壳斗科植物等种子成熟后脱落,可以随陡坡滚动传播到低处,当然距离有限。
以上就是植物种子传播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