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熟地猪骨汤】_怎么做_如何做-大众养生网
生熟地猪骨汤的做法是很简单的,我们准备好猪骨、生熟地、生姜等材料,然后将猪肉进行焯水处理,去除猪骨的血渍,然后在将生熟地、生姜、猪骨以及蜜枣一起放进锅里面进行慢炖一个小时就可以制作成生熟地猪骨汤了。生熟地猪骨汤是可以促进身体恢复的,还可以补充钙元素以及促进骨骼发育,适合孩子食用。
生熟地龙骨汤的做法
用料:生地5颗,熟地5颗,猪大骨一根半,生姜3片,蜜枣两颗。
做法:
1、大骨砍两半。
2、在热好的锅里不放油,翻炒一下大骨,好去掉血水。
3、汤锅加入3/5的水并开大火煮沸。
4、把大骨、生熟地、生姜、蜜枣放入汤锅。
5、煮沸后转小火再煲两个小时。
生熟地龙骨汤的保健价值
1、对温热病热入营血之口干舌绛配玄参、黄连等同用,如清营汤;对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配水牛角、丹皮等同用,如犀角地黄汤;血热妄行之吐、衄、便、崩,经常与生荷叶、生艾叶、生侧柏同用,如四生饮。
2、对热病伤阴、津伤口渴证,可配麦门冬、沙参、玉竹等同用;阴虚内热消渴,配山药、天门冬、枸杞子;阴虚内热,夜热早凉,配青蒿、鳖甲等同用;阴亏便秘,配玄参、麦门冬同用,方如增液汤。
3、年老体衰。生地用于防治老年病,已有很长的历史,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它具有补而不腻的特征,对老人阴、血、津液之耗兼有热象者,可谓首选之品。
注意事项:本品性寒滞腻,脾虚腹满便溏和胸闷食少者不宜用。
生地和熟地的区别
生地和熟地都属于地黄,只不过是一生一熟而已,生地是被晒干的药品。《本草纲目》载:“地黄生则大寒,而凉血,血热者需用之,熟则微温,而补肾,血衰者需用之。男子多阴虚,宜用熟地黄,女子多血热,宜用生地黄。”尤其是熟地,药用“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利耳目、黑须发、通血脉”,确系祛病延年之佳品。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段稍细,长6~12cm,直径3~6cm,有的较细,长条状,稍扁而弯曲。表面棕黑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
生地性寒,功能为凉血清热、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常用于治疗骨蒸痨热、咽喉燥痛、痰中带血等症。由生地为主制成的六味地黄丸,就是著名的补肾良药,临床还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肺结核等病的治疗。
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粘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端面乌黑色,有光泽、味甜。
生熟地龙骨汤的功效与作用及做法
生地制成熟地后,药性由寒变微温,其功能也发生变化,成为补血药。熟地配当归、白芍、川芎就是大名鼎鼎的“四物汤”,常用于治疗血虚症。熟地配白芍能养肝,配柏子仁可养心,配龙眼肉能养脾,配麻黄则通血脉。但熟地滋腻滞脾,有碍消化,故脾虚少食、腹满便溏者不宜服用。